一是问题繁多。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有九项。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活动任务多、管理部门多、电子平台多、经费项目多等问题,学生实践活动目标、内容整体规划不够,组织管理中缺乏统筹协调,亟需进行整体规划与整合规范。
二是改革要求。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是推动首都基础教育转变育人方式,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
三是民生导向。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是人民对办更好教育的新期待,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新需求,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
指导思想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支撑作用的新要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着力改进育人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尊重规律、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多元开放。
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广泛参与,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管理规范、责任落实、衔接有序、保障有力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
《指导意见》实现以下五方面的整合,一是目标和内容的整合,系统设计各学段及校内外实践活动;二是组织管理功能的整合,加强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建设;三是资源和平台的整合,搭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活动管理平台;四是保障经费的整合,整合各项实践活动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定额;五是学生保险的整合,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不再单独购买保险,全部纳入校方责任险和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范围。
为落实整合任务,《指导意见》形成了“1123”实践活动体系,即“一个平台”,以社会大课堂资源平台统筹各类学生实践活动资源单位,对资源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完善准入、管理、考核标准。开发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学生实践活动服务记录平台。
“一项经费”,整合各项实践活动市级专项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定额,市级经费以生均的形式下达区财政,由各区结合实际统筹使用。建立市、区分担机制,区级财政应安排配套资金,确保学校完成各项实践活动任务。
“两类活动”,将现有各项实践活动整合为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后服务两类实践活动。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主要依托社会大课堂资源开展,包括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四个一”活动、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工学农活动、郊区学生游学、志愿服务、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研学旅行活动。课后服务主要是利用校内场地、设施条件开展的实践活动,包括义务教育课外活动计划,学校组织开展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等课后活动以及看护服务。
“三级管理”,强化市、区、校三级组织管理责任,市级重在宏观管理,各区全面统筹协调本区域的学生实践活动,学校具体实施,有序安排并确保完成各项学生实践活动任务。
一是强化政策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出台完善中小学实践育人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政策。二是拓展资源平台。以社会大课堂为依托,统筹学生实践活动资源建设,根据各项实践活动的需求,对资源单位进行分类管理,明确准入标准、申报程序、日常管理和考核要求等。整合现有各项学生实践活动电子平台,开发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和学生实践活动服务记录平台。三是提升师资水平。建设一支以教育行政人员为主要管理者,学校教师和实践基地专业人员为主要组织者,教科研部门人员为研究指导者的学生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四是加大经费保障。整合各项实践活动专项经费,将涉及教育、教学各项活动经费纳入学校公用经费定额,区级财政应安排配套资金。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强化实践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转变育人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完善市、区、校三级管理制度和机制。市教委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区教委全面负责本区学生实践活动的整体安排、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学校负责学生实践活动具体实施。三是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做好行前调研和活动方案设计,制定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为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和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建立校外人员入校身份核查和登记制度。四是倾斜农村教育。加大市级资源对农村地区和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强活动安排、场馆接待等方面的统筹协调,优先满足农村学校需求,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培训。五是鼓励形成特色。鼓励区教育行政部门立足区域实际,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实践活动品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实践活动课程。六是加强宣传引导。为开展学生实践活动营造宽松、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